| | | | | |
| |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防雷天地
防雷检测 那些触及民生的事儿
发布时间:2017-07-17        稿件来源: 【字体大小:

“预计未来6小时,西安、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西部有较强雷电天气发生,请做好雷电防护工作”陕西省内很多的重要服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雷电预警短信。4月1日,陕西省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早的首场区域性暴雨,轰隆隆的雷声夹带着时不时闪耀的白光,闯进了正在享受春天气息的三秦大地。“以前每逢雷雨天气我们就特别紧张,担心出现安全事故。现在好了,自从有了防雷中心提供的预报预警服务,我们应对恶劣天气从容多了。”管输公司职工开心地表示。

  然而,这些并不是今年陕西防雷工作的开始。在即将进入雷电灾害高发季节的一个半月前,陕西省防雷中心的各个检测所就已经开始了忙碌的汛前年检工作,防雷检测工作人员们奔走在大型园区、校园、住宅区、地铁、油库、文物单位或是工程建设现场,用手中的仪器、成年累月积攒下的防雷检测经验以及对防雷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守护着三秦大地的安全。

  触碰安全的底线 你伤不起

  “塔吊,是伴随建设工期最高、最久的建筑,他的安全将对工期是否能够顺利完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建工集团第三工程队技术员张云这样评价。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快马加鞭的进行着,越来越多高耸入云的塔吊矗立在各个正在建设的工地中,他就像一个机械臂膀,随时保护和运送大楼建设所需的物资。

  2013年的夏天,一声闷雷过后,西安市凤城七路的一在建施工工地塔吊突然失灵,塔吊上的缆绳以及所运输的建材随之轰然掉落。经过鉴定,由于塔吊没有做好接地措施,导致雷电随着塔吊引入焊接棚,将其仪器仪表损坏。“幸好雷雨时我们及时将人员撤了出来,否则还真不知道会怎样呢!”施工方的负责人仍心有余悸地说。

  “塔吊是最有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由于建筑工地大都比较空旷,塔吊又是钢结构,一旦有雷雨天气,塔吊一定要停止工作”,每次在对施工工地进行雷电科普培训的时候,陕西省防雷中心技术顾问杜建忠都会给工人们反复强调。

  从2014年开始,防雷减灾集团将塔吊的安全列为检测范畴。

  捍卫城市的时光隧道

  地铁,一个城市的时光穿梭机。据统计,西安市地铁一、二号线建成后,平均每天运送旅客近30万人次,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客流量城市。建在地下这个庞大枢纽网络,它的电子信息化系统密集程度也可想而知,一旦受到雷击或闪电电磁波侵入,危害极大。“我们已经将防雷安全防护工作与消防、人防、环境等8项防护工作设为地铁安全的重点防护部门”西安市地铁公司技术处副处长顾晏齐介绍道,“目前西安市三、四号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每项工续完成后,我们都会经过严格的防雷随工检测,确保每项工程建设不留隐患。”

  “其实一开始在地铁建设初期,我们也像小学生一样,对于地铁了解不多。但为了给西安地铁提供安全、高效服务,我们专程到北京、上海、重庆学习,借鉴当地地铁防雷服务的相关规范和经验,并与西安地铁技术部门多次进行沟通,通过开展雷击风险评估论证会,确定了地铁的雷电防护方案。”负责西安地铁检测的检测所所长杜娟说道,“地铁项目开工后,我们专门成立防雷技术服务小组,集中力量点对点的服务,保证地铁地面设施与隐蔽工程的防雷建设安全。”为了做好防雷检测工作,省防雷中心为西安地铁专门成立了检测团队,在建设阶段深入昏暗闷热的地下隧道中进行检测。

  地铁投入运行后,防雷技术服务小组又及时调整他们的作息时间,开启了“日落而作”工作模式。为了保证地铁运行的时间,检测员们只有晚上停运以后才能开始工作,检测时间都是凌晨1点左右开始进入地下检测区,对地铁的机房、每个台站、运营中心等“神经中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每一条地铁线路都需要1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检测。

  从建设初期的雷击风险评估、防雷竣工检测,到运营后的一年一次雷雨季节来临前的定期防雷检测,检测员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地铁公司的高度好评。“如果要说帮助,那我要说非常感谢防雷中心的大力配合,如果要说服务,我给他们5颗星!” 顾晏齐诚恳的说出了西安地铁公司对防雷检测工作的评价。

  文物安全防护  让历史来见证

  一座古建筑究竟需要多少条防雷引下线?如何检测评估防雷的效果?古人们更多的凭借经验来判断,而现如今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则是通过各种仪器,对避雷设施进行测算和评估,为文物防雷增加一道保险。

  大雁塔是陕西的标志性地标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来西安旅游的必选景点之一。由于大雁塔塔高64米,加上周围比较空旷,遭受雷电袭击的概率较大。“我们对大雁塔的雷电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从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上班开始,就已经有雷电防护工作了。”陕西省大雁塔园林保护所所长刘忠介绍道。由于长年受雷雨大风日晒等天气影响,加之大雁塔的维护非常困难,2011年陕西省防雷中心与西安市文物保管所联合为大雁塔制定了雷电防护设施方案,在维护施工过程中,检测人员克服了塔高、空间狭小、施工难度大且危险性高的困难因素,圆满完成了塔体防雷设施的维护工作。

  每年汛期到来前,检测员们都会把大雁塔的检测进行优先安排。“陕西防雷部门的工作真是做的很细致,每年他们都会主动电话联系我们,约定时间进行检测。我要给他们点赞!”刘忠说。

  守护西部的油气“血脉”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每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都有千万吨的油气,源源不断的通过陕西段管网运往全国各地。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是国内第一条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成品油管道,陕西段则是兰州至郑州段中线路最长的一段,沿途经过4个市、18个县,管道全长429.6公里。“由于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性,对生态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油气的安全运输一直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他们对防雷、防静电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是陕西防雷技术服务的重点单位”西安雷电危化行业检测所总工陆恒立介绍说。

  站在咸阳油库的油罐下面,直径达20米的油罐依次排开,12个5万方的油罐屹立在那里,抬头仰望着正在罐顶进行防雷检测的检测员们,被风吹的衣服已经鼓了起来,但检测员们依旧眼神专注的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进行防雷接地检测。据了解,省防雷中心每次对油库进行防雷检测都会集中人力,针对场站内防直击雷、设备接地、电气接地、防雷防静电接地、防雷电电磁脉冲、屏蔽措施等检测,连续3天才能完成全部检测工作。

  在陕西,每一条输油气管道都倾注了防雷人的心血,从人烟稀少的沙漠到繁华的城市,从广袤的田野到绵延的丘陵,凡是管道途经的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